COMEX交易违规事件内容导读
事件概述
根据 www.FXAJAX.com 报道,2025年5月7日,国际衍生品交易市场CME Group旗下的COMEX商业行为委员会公布了对交易员Kin Chung Lam的纪律处分公告。该处罚源于Lam在2023年12月1日与12月4日,于COMEX铝期货及其日历价差合约中所进行的洗盘交易(Wash Trade)行为。
根据公告,Lam已提出和解方案,并在未承认也未否认违规行为或事实认定的前提下达成和解。
违规行为详情
COMEX认定Lam在交易中执行了一种系统性的操作方式,具体操作包括:
先发出一个价差单(Spread Order),涉及两个不同交割月份的铝期货合约。
紧接着,他对其中一个交割月份发出被动式挂单(Passive Outright Order)。
随后,他对另一个交割月份下达主动成交指令(Aggressive Outright Order),从而在自己账户之间完成了虚假成交,即所谓的“自成交”。
此类交易行为制造了市场虚假成交量,对市场真实供需关系产生误导。COMEX商业行为委员会认为Lam“知情或合理应当知道”,此类操作目的是回避真实市场风险,不具备真正的市场头寸建立意图。
日期 | 交易类型 | 操作方式 | 影响 |
---|---|---|---|
2023年12月1日 | 铝期货 | 洗盘交易 | 误导市场成交量 |
2023年12月4日 | 铝日历价差合约 | 虚假自成交 | 扰乱市场价格发现 |
处罚决定
根据和解协议,COMEX商业行为委员会裁定Lam违反了COMEX规则534条,并作出如下处罚:
罚款:50,000美元;
暂停交易权限:15个交易日,包括禁止进入CME Group控股或管理的任何交易场所,也包括直接或间接接入CME旗下的任何指定合约市场、衍生品清算机构或掉期执行平台。
该处罚将从2025年5月7日开始执行,直至2025年5月30日止。
专家点评
“自成交行为若非特殊对冲结构安排,大多数可被视为市场操控手段。” —— Michael J. Prokop, 2025年5月10日
“该事件强化了全球监管机构对交易透明度的重视。” —— Susan Li, 摩根士丹利首席商品分析师,2025年5月11日
“5万美元罚金不算高,但其对交易员声誉的打击远超经济成本。” —— Daniel R. Smith, 2025年5月11日
“洗盘交易破坏市场价格发现机制,需严厉打击。” —— Emily Chen, 高盛衍生品研究主管,2025年5月12日
“交易者必须谨慎避免任何可能构成自成交的策略,尤其是在高度程序化的市场中。” —— Robert Hill, CFTC前执法顾问,2025年5月12日
编辑观点
本次事件再次凸显衍生品市场在高频化、程序化背景下,监管执法的复杂性与必要性。虽然洗盘交易的规模不大,但其对市场机制的破坏性不容忽视。监管机构通过明确规则和处罚,传递出维护市场公正性的坚定信号。同时也提醒市场参与者,在使用复杂交易策略时,必须严格遵循规则边界,避免触碰法律红线。
名词解释
COMEX:纽约商业交易所(NYMEX)下属的金属交易平台,是全球最大的金属衍生品市场。
洗盘交易(Wash Trade):指同一交易主体在自己的账户间买卖同一资产,以制造虚假成交量或误导市场。
日历价差(Calendar Spread):指买入一个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,同时卖出另一个交割月份的同种合约。
Passive Order(被动挂单):是指未立即成交、等待被其他主动单撮合的订单。
Rule 534:COMEX关于禁止操控市场行为的具体规则,涉及洗盘交易、自成交等行为。
今年相关大事件
2025年4月23日 —— CFTC联合SEC发布新的衍生品市场交易规则草案,重点打击程序化自成交行为,提出自动化识别系统强制化。
2025年3月14日 —— 欧盟监管机构ESMA对两家高频交易公司处以合计1200万欧元罚款,原因涉及类似的“洗盘交易”行为。
2025年2月5日 —— 香港证监会对本地一名量化交易员罚款30万港币,罪名为“跨账户虚假成交”。
2025年1月12日 —— 日本东京商品交易所更新交易行为规范,首次明确禁止内部账户自成交操作。